查看原文
其他

教科文摘 | 高晓峰:体育课程思政的历史传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掀起了全国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潮。体育与健康课程从基础教育阶段再到高等教育阶段,是所有学科中开设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覆盖面最宽的一门课程,发挥着“立德树人”与“健康第一”等教育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新时代把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研究对象,这是一个需要探寻的历史问题,又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紧迫面临的实践问题。



体育课程思政的历史传承与当代要求



目前,一些学者将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 事业发展新局面”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起始点。在体育领域,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思政 是新事物,没有现成经验可采纳”。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历史传承,多次在重要场合的讲 话中提出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来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在总书记最新 的文章中更是提出了《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 史爱党、知史爱国》的重要论述,这充分说明 了总书记要求的课程思政建设必然不是新生事 物,必有历史之依据。


1. 1  德育与体育育人的历史传承  一般来讲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将道德教育作为育人的首要目标。从孔子、孟子再到董仲舒他们提出与完善了“仁、义、礼、智、信”这一中华伦理的发展史,并被后人称之为“五常”,“五常”作为道德要求贯穿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毕生成长中。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我国唐代的文学家、教育家韩愈讲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传道”作为教师育人的首要目标,可见古人凡事以道德为首。具体到体育教育中(中国本无“体育”一词,是近代从日本舶来之词,但却有体育教育之实),我国历来提倡“习武先习德,未曾习武先学礼”,将一个人的德行作为首要条件,因为古人认为习武是伤人之术,一个德行不好的人修练,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在 1917 年《体育之研究》中指出“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同年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北京大学的发展理念是“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说明在近代从伟人到学者都认为在育人过程中道德、人格等德育元素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且高度关注体育,并延伸发展到对德育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可见从古代至近代,我国始终高举德育这一育人的历史传承,而体育在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1. 2  德育育人在当代的总体要求  我国当代受传统文化、中国政治革命的发展以及苏联凯洛夫等教育理论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德育的范畴围绕着思想与政治教育开展,并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目前教育学或德育原理方面的著述在下定义时认为德育的内容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教育”。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对学生德育的工作指示不断重视与强化。中共中央这一顶级决策机构就出台了多个关于德育专门性文件,如1994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这些政策不断明晰了德育是关于“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4 个服务对象进行了明确指示,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政治素养成为教育的内在要求。基于以上可以认为思政教育是在德育历史传承中的当代要求,德育是思政教育的上位概念,思政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具体环节,实施思政教育是当今落实德育的具体路径。


当前在国家层面的供给端与学生层面的需求端对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国家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述对此进行了回答,并在路径上提出了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原则、基本底色是马克思主义、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最后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等。


学生层面的需求端,高质量的课程成为学生的内在诉求,而“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间接地反映了课程的质量。在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养目标中,课程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的重要延伸,两者同向同行,在新时代就显得亟为重要。但是随着专业课程日益细化、专业性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元素刚性要求相较弱化,出现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政一个学科的任务,思政教育在其他学科运用的不充分、不融洽、不自觉等现象,甚至出现过反作用的个别现象。因此在进行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影 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3  体育育人在当代的具体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总结制定了“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强调品德教育和能力教育高度融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服务。德育作为五育之首,智育位列第二,而体育位列第三,这个排位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且与历史传承关系甚密。体育作为塑造人优秀身体条件的重要身体教育元素,德、智作为基础才能协调发挥好以体育人的功效。因为古人认为凡事以德为先,在无德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育,培养其旺盛的精力与优秀的身体素质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而不谈智育只谈体育,就又步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论调之中。这一对体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近代都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精辟的论述,因此在国家层面的政策实践与倡导下,对体育课程思政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根据课程思政内容总体安排,国家明确要求“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教育部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具体针对体育类课程还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指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这些要求都是针对应试教育积弊已久的“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教育现状具体指示。



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本质



2.1 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具有同理性、同向性和同行性的一致性关系

2. 1. 1     同理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在一致。本质内核皆依靠教育的基本理论,是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而服务的,两者的理论逻辑高度一致,之间的关系存在同理性。体育课的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都 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一“四位一体”的目标中体现,与思政课程具有高度的逻辑同构性,在本质上与思政教育的逻辑起点契合。

2. 1. 2    同向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在发展目标上内在一致。“孩子自由全面发展”是两者的共同指向与发展目标。课程思政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落地内容,融入体育等学科课程中,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在接受知识教育,形成能力的同时涵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从而把自身的自律性与能力结构进行优化与内化,最终推动学生整体全面的自由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充沛的体育教育元素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1. 3    同行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在发展路径上展现一致。由于体育与思政课程在育人目标、方向路径高度一致,造就了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并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引领孩子们体验正确的政治观与真善美的审美观,在其内心形塑起正确的评判是非的价值尺度,帮助孩子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勇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另外体育与思政课程在协同发展中,还有互补效应,体育的肢体动态表达育人与思政的语言静态表达育人,使其动静结合,强化了青少年在德育中的内化作用。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在发展中形成协同,螺旋递进,形成合力,以此发挥综合育人的效果。

2.2  体育课程思政具有形象性、趣味性、感染性与实践性的本质特点  体育课程思政其最本质的内核依然是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几乎除去体育课外,所有的课程思政都涉及大量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方式和方法上多涉及原则规范和制度条文的理论输出,较为抽象,在直观性与形象性上就较弱,而理论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具有专注度较高的学习素养及教师优秀的教学艺术下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课程思政的特征结构与习得主体特殊要求之间的冲突,造成了课程思政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带来了“专业和思政两张皮”“融入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融入效果不佳”等种种问题。但“体育课程思政”在逻辑学 的“种属”关系中,“体育”相较于“课程思政”具有一定的属概念,“课程思政”成为种概念。因此在“体育”与“课程思政”结合后,体育丰富强大的多元功能赋予和改变了课程思政的原有形态。

体育课程思政的形象性、趣味性给习得者创造了有效的思政教育环境。思想政治的规范与理论知识可以非常准确地表达出相应的观点与逻辑条理,但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难以提供活生生的感受与体验,造成在教学中师生共情能力弱。不过体育本质就是直接的、形象的,在体育思政教育资源中与思政具有导入方式的根本区别,体育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思想行为与榜样力量,具有直接、生动、具体、形象、真切等特点。

体育课程思政的感染性与实践性给习得者创造了有效德育的内化情境。无意识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更是思政教育努力追求的范式。无意识教育能够把教育的目的与意向隐藏在相关的实施载体中,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官、目擩耳染的亲润、亲力亲为的实践,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情形中自动化、自由地达到有效思政教育的目的。把课程思政无缝与隐形地融入体育教学中去 ,这是一种无意识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展现



体育课程思政是以运动实践为根本表达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思政教育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与精神追求贯穿于体育课程中,在享受乐趣与增强体质中去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体现在育德于体,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达到强体、育心、立德的教育目标。

3.1  爱国奉献、团队协作  我国体育课程起源于体操科。1903 年,清政府对《奏定学堂章程》在全国的推行中开启了近代体育课的先河,其兴起动因源于军国民主义思潮,赋予了体育课在诞生时就镌刻了国家主义的基因。在体育课成长之初,授课教师多为军队退役士兵,使体育课固化了命令、服从、团队、爱国等意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者改造了旧时代的体育课程,如打骂、体罚学生等陋习,体育课程发展也经历了体育课、军体课、体育课、再到体育与健康课的继承、回归、发展再到创新发展历程。其中,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军体课名称变化是充分挖掘了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渗透到每一节的体育课里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等国家元素,虽然目前体育课程名称已发生变化,但从诞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思政基因未曾发生改变。

热身运动作为体育教学中基本环节的开始部分,在任何术科的体育教学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热身运动要求循序渐进,在体育课程常规中常以班级或团体慢跑为主,这是利用运动实践导入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漫长的跑道上、枯燥的双腿移动中,要求让全体学生慢跑不使一个人掉队,要求跑慢的跟上大部队,要求跑快的压压步子,环境的乏味和刚性课堂要求,激活激发同学们团队的意识。接着从运动项目入手,形成小组,从而精诚合作,加入与体育项目相结合的体育游戏环节,激活学生体能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已经积淀出了丰富的竞技体育成果,在每一枚沉甸甸的金牌之后孕育出的是一种至上的国家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在基本教学环节中的运动项目技术教学讲解时,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竞技体育冠军榜样,鲜活的案例进行讲解与导入。例如,在背越式跳高讲解中运用朱建华的技术动作进行分享;在短跑技术讲解中运用身体条件并不佳的苏炳添跑步技术特征进行导入;在篮球技战术教学中利用中国男篮在世锦赛的经典战役里,朱芳雨、王仕鹏绝杀斯洛文尼亚等等。在技战术讲解、示范中,看似不经意的提出恰当的案例,使学生运动技术技能习得事半功倍。这一过程中通过强化集体意识,教师的说教引导,隐形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将爱国奉献、团队协作的德育育人功效于无形中得到升华与内化。

3. 2  纪律约束、敬畏规则  规则、纪律乃至法律约束是社会平稳运行的根本。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增原理”状态转换来讲,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是不可逆的,社会学家引介“熵增原理”认为“在不加干预的孤立系统中,世界将朝着无序与混乱中发展”。因此在维护规则、纪律和法律等国民在各方面的行为准则时需要付出一定成本。而在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其牢固的规则、纪律意识,具有国家付出成本低、影响效果久的优势。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也是高效开展教学与管理的关键。规则教育成为对学生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学生从意识形成的敏感期就构建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在规则教育的灌输过程中体育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则与清晰界限的顶级游戏,在任何一个体育项目从诞生那刻起规则就伴随存在,参与竞争选手就必须遵守同样的纪律约束方可竞争。

从体育的起源游戏来说,赫伊津哈指出, “文明是在游戏之中成长和展开的,文明就是游戏”,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游戏创造秩序,游 戏就是秩序,游戏要求一种绝对而至上的秩序,秩序小小的偏差就会毁灭游戏”。这一论述,从 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维度引介到游戏的发展这一 低维度,来说明秩序与规则的重要性。体育竞 赛的开展需要一个绝对至上的秩序,而维持这 个秩序的就是体育竞赛规则,规则是体育竞赛 的前提与保障,规则创造体育竞技,规则坏则体 育亡。体育道德的精神实质就是规则意识下的 平等竞争,因此青少年学生们参与的正式还是 非正式体育比赛,都是在正式成文的规则或者 非正式的口口相传秩序约束之下开展,这些规 则限定了体育比赛怎么开始、如何进行、结束方 式以及约束每个参与同学在比赛中的言语行为 与道德举止。而在规则的约束中分别在平等 前提、平等规则、平等参与竞技等3 个平等框架 内具体展现。平等前提是指竞赛双方的基本情 况、条件被筛选的大体一致,如比赛中的性别、年龄分组等;平等竞赛规则是在公正原则下制 定的获得广泛认同的规则;平等参与竞技是需 要依靠裁判公正裁决。规则创造文明,体育又 是这种文明的体现。因为青少年学生可以在校 园中抛除文化成绩好坏、家庭背景强弱等因素,平等的参与体育游戏或竞赛,并在这一过程中 接受规则教育。

具体到体育课程中又有了新的巩固。当今对体育课程要求是活而不死、灵而不僵的教学情境,但是在沿用至今的体育课教学环节中,无论是三段式或四段式教学中的开始准备部分,对学生实施队形、队列的转换练习,口令、哨音的服从应对,这成为一节体育课程开始的重要传统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纪律规训意识的融入,对学生服从意识的培养,刚性约束的建立。这一环节在短短的 2 min 左右时间就树立了课程的严肃性、教师的威严性,有助于在进一步教学阶段教学的高效运行。在 2000 年的第 8 次课程改革过程中,着重强调了 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行为,尤其是针对“学生喜欢体 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的体育教学现象,学 界更加推崇地提出学生的学。但在 2019 年的 新闻发布会上王登峰司长的讲话中有了变化,提出了“教会或者学会,对老师来讲是教会,对 学生来讲是学会”。在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 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的教学关 键词为“教会、勤练、常赛”。从“学会”到“教会”体现出了体育教师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这 “教”到“学”的一字之转变赋予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地位。在体育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须 按照运动项目本身蕴含的动作顺序与习得规 律,在教师的主导下不断展现与强化自己的身 体活动能力表达,通过运动项目本身的规则约 束,加深与巩固地树立同学们规则意识和纪律 意识的形成。

3. 3  顽强拼搏、不畏强敌  奥运田径竞走冠军王丽萍,在 2000 年悉尼奥运会 20 km 的竞走中,面对长距离的竞赛、严苛的竞走技术动作,在大家都不看好她的情况下,其坚守内心、突破自己、不断超越,尤其是在赛事后程处于第一位置的沙维利因受到王丽萍紧紧追逐而犯规遭到罚下,最终王丽萍获得冠军。这完美地诠释了体育精神中的顽强拼搏、不畏强敌、敬业精神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课程中依然可以把这种精神进行有效传播。当前体育课程改革聚焦“教、练、赛”,并具体要求到每一节体育课中,学生都要求“练与赛”。在勤练中,学生对体育技术动作的反复习练与打磨改进,使其增强斗志;在常赛中,学生对自我不断突破,对对手不断超越,使其不惧强敌。在新课程标准里国家把体能作为必修必选的模块内容,并且在所有的项目教学中都规定了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的学习要求,体能教学基本上全程覆盖到了每一节体育课程中。加上课标对单节课运动密度不低于 75%、练习密度不低于50% 和运动强度要在140~160 次/min 都进行了细化的规定。这对达到刺激学生心率,增强学生体能,使学生不断冲刺自己的运动生理负荷阈值具有直接与重要的作用。这些举措可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同时更是强化学生不断突破自我的信念习惯,巩固顽强拼搏、自信自强的意志品质,达到了育体育德的双重效果。

3. 4  挫折教育、尊重他人  体育的最高表达形式是高水平体育比赛,这正如战争一般,都富含了成败的含义。在《商君书·战法》中谈到“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总结了优秀士兵在面对胜负结果时的基本性情品质,而参与体育的学生亦然应该如此。但这往往是作为一种结果性的认识,认为优秀的运动员一定具备着 “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其实从过程来看,通过体育比赛成败中的不断累积,学生才会形成这种优秀的品质。

从小小的体育游戏再到有明确规则的体育项目活动,“输赢”一直深深印刻在体育活动中,当前我国教学中,要求设置了多个“学练赛”模块,通过最终“比赛”来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经过比赛过程来磨炼学生受到挫折的能力。因为在任何一场比赛中无论是卫冕或失败,在若干个拉扯回合中,参与的每个学生都将收获即时性或阶段性的成败。我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体育课,而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开展体育活动也成了主要课程。正是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从小就习惯平和地面对输赢,而输了就从头再来,这是健全人格的重要锻炼途径。

在比赛的规则中,对于每一个参赛运动员来说都是公平的,而运动员在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也成了现代文明赛事中的重要参赛礼仪。随着我国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富足,法制建设的不断强化,尤其是 2021 年5 月国家体育总局与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体育赛场行为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把规范体育赛场行为进行了制度化建设,对赛事相关的所有人员都进行了要求,出现了“严禁、应为、不得”等刚性要求。这是从体育赛事行为改革的要求开始,有效地约束国内顶级赛事明星的行为规范,必然引领青少年学生的模仿与效仿,影响课内外体育赛事礼仪的优化,强化学生们在体育课中学会尊重他人的优秀品德。

3.5  身心双修、健康渗透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活动类课程,作为一门学科课程,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显性展现。尤其是在学生习得体育技术技能的过程中,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激发对身体主动控制与技能习得的积极态度,提升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使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协同发展,促进青少年在体育参与中达到德技双修的育人效果。

2000 年,第8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将原有的“体育课”扩容为“体育与健康课”,成为承载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经过二十多年的实施,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体育作为一种接受积极活动的生活方式,通过体育课上健康教育的引导,加强同学们对身体健康的自我关注与把控,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全方位渗透于课程内外,这种生活方式使身体素质水平会维持到整个成年时代,将健康的生活习惯维护到整个生命历程。



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4.1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一体化构建

4. 1. 1     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结构的宏观设计

在宏观上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渗透、统一、递进与配合的有机构成,在实践上2 个务虚的理念指引,2 个务实的实践落实,共同构成了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表达(图1)。


务虚上:1)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体育精神作为体育的终极追求,两者都是本领域的高位概念,在体育课程思政的串联下教育目标与体育追求相结合,立德树人与体育精神相互渗透,合力发挥育人功能;2)三全育人是指 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 年提出的加强思政工作的要求,而体育教育作为五育之一,都是在育人过程中的具体指向,因此三全育人与体育教育是相递进的关系。

务实上:1)体育的技术技能习得作为显性的载体,与隐形的思政教育是统一的结合体,在反复的技能习得中进行爱国奉献、团队协作、纪律约束、敬畏规则、顽强拼搏、不畏强敌、挫折教育、尊重他人、身心双修、健康渗透等诸多的思政教育;2)上述诸多的思政元素成功融入课程中需要科学施教、艺术执教的配合,没有科学的施教,艺术的执教,将思政课程深刻融入学生的身心与行动中将难以实现。

4. 1. 2     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设计的中观践行     无论是实施将近 5 年的高中课程标准,还是在 2021 年颁布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都将一体化、结构化、情境式、系统连贯、逻辑清晰的体育教学内容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内容元素的整体设计也应按照一体化、结构化等要求有机融合进体育课程中。目前一些学者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是“气体”“液体”式的全方位贯穿教育,不建议设置大单元课程思政目标。但是,当前三全育人是国家对课程思政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实现体育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的具体体现。因此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在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及课时计划中的体现是重要、迫切与必要的。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在教学文件中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具体可以借用上个篇章中的体育课程思政内涵总结出的5 个方面10 条展现内容,完成体育品德教育。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归纳体育课程思政重要内容元素,并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体系内。

具体到课程实施上,在理论层面有专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有 2 种实践表达方式,分别为融入式和挖掘式。融入式指的是在体育课程实施中将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经历等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进行融入,构成了课程教学中显现的内容篇章。挖掘式指的是体育知识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等思想元素,在教学方式的实施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有专家认为体育知识学习偏重融入式,体育技术技能学习偏重挖掘式。本研究认为在学理上可以划分,而在教学实践中,2 种表达方式是互存互动和不可割裂的关系。

4. 1. 3    基于单节课程教学实施的微观课例    一节体育课包含准备阶段(热身慢跑或专项准备活动、拉伸),基本部分(学-练-赛设计与游戏或体能课课练),结束部分(静态拉伸、收器材与总结),其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皆指向思政教育。全过程以身教育德,通过身体规训、体能训练、技能学习,从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纪律和规则意识、健康习惯养成等方面全方位融入体育课程中,最终达到强体、育心、立德。

下面通过一节普通的常态体育课来抛砖引玉,介绍课程安排来展现其内在课程思政实施的意蕴。具体过程为:1)体育课程的热身作为思政导入,采用团体慢跑热身,全员慢跑不使一个人掉队,既符合循序渐进的生理学要求,又可以激发同学们团队的意识。2)课程内容还需要开展队形、队列及口令训练。这一项内容一直是一百多年来我国体育课的重要内容,融入了命令、服从、团队、纪律等意识而展现出协同一致,并最终厚植学生们内心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注:从 2000 年课改到此次最新的课程改革都淡化了本部分内容,但是在现实中,不少体育教师依然会进行此部分内容。尤其 2021 年 10 月教育部颁布了《国防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其内容重点提及国防教育要将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主渠道,指出“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国防教育的核心课程”的定位,提出了“通过队列队形、运动竞赛等集体行动进行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坚毅、勇敢、协作等优秀品质”的具体要求,再次巩固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体育技能的习得是需要在反复与枯燥的过程中经历泛化、分化阶段,最终达到固化与自动化的快乐过程,这一安排的实施有利于课程的严肃性与激活学生技能习得的服从意识,便于高效教学。3)从计划实施的运动项目入手,在教学安排上,从个体施练到形成小组,以此精诚合作,加入与体育项目相结合的体育游戏环节,激活学生体能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体育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须按照运动项目本身蕴含的动作顺序、规律与要求进行展现自己的身体活动能力,不断巩固和树立同学们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4)教学模块中设置了多个“学练赛”模块,通过最终的“比赛”锻炼学生受到挫折的能力。5)每节课必有体能环节,刺激学生心率,增强学生体能,使学生不断冲刺自己的运动生理负荷阈值,从而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强化集体意识,教师的说教引导,隐形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6)通过健康教育引导,加强同学们对身体健康的自我关注与把控,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全方位渗透于课程内外。

4. 2  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自觉与科学艺术施教  教师的思政育人自觉是思政课程的关键环节,如果缺乏自觉主动的思政育人动机,思政教学内容将会弱化。而科学执教与艺术施教是课程思政实施质量的基础。在这里需要指出体育课科学执教与艺术施教是有区别的,不仅仅在于执教与施教的谓语表述的简单区别,主要是科学与艺术主语的差别。科学执教是按照体育教育的客观规律上课,重实效。艺术施教是讲主观、重体验,把教学搞丰富。两者分别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途径与创新方式(图2)。


4. 2. 1    关键环节上体育教师要形成思政育人自觉    习总书记谈到“课程思政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关键人,发挥着课程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在实施过程如何激发提高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尤为重要。而体育教师形成思政育人自觉需要从内部驱动与外部驱动 2 条路径开展,使其共同产生合力,促进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在体育课堂上的自动化、自觉化与持久化。

内部驱动是体育教师原始客观因素造成的内在驱动,在主动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如若激活其内部驱动,广大体育教师的主动性会在参与度增加、行动力更持久和成就感更满足中进行体现。作为内部驱动的主要因素就是“职业处境将迎来革命”。进入新时代后,我国教育生态迎来了巨大改变,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校体育变革的明确指向,尤其是在去年“双减”政策颁布后,教育部将体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作为非学科进行定义。体育培训行业成为政府部门有限受制的管理对象,大量义务教育阶段生源涌入,使得体育培训得到迅猛发展。因为对学科类培训一刀切之后,家长们的焦虑并没有减缓,伴随着家长们原有的“路径依赖”育娃策略,造就了体育培训班的火热,这种火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将持续进行。这种现象的背后将会重塑学校体育的格局,许多学生在体育培训机构获得了更多的体育技能练习时间,体育技能一旦形成,其肌肉与神经记忆将根植孩子们一生,伴随着学生们年龄的增大,其肌肉爆发力、力量等基本素质的不断发育,在越往后的学龄阶段其技术技能水平越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情况将会客观存在与发展,在不远的明天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造成强烈的挑战与冲击,甚至对体育教师行业进行重塑,因此体育教师在思政育人自觉与提升自身能力上将刻不容缓。通过对这一局势变革的宣传将会激发体育教师思政育人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担当。

外部激励通常认为是一种奖惩的外在主观推动设置,配合教师的主动性发挥作用。目前在国家层面出台了诸多措施从科研项目、评奖等多种倾斜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学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促进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并不十分明显。因为这些“高大尚”的项目与奖励更多的是面向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师或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而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根基,有 70 余万人的体育教师队伍,直接面向了 2 亿多的学生群体,教育系统基础领域与思政领域部门应协同针对这个庞大的群体加大倾斜政策。当前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奖励有限,但是还是要依靠主观性政策推动来进行落实。在针对基础领域的课程思政推动上, 2019 年 12 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重申“中小学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通到各个学科的教材中。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师实施体育课程的必备工具,尤其是在备课时,备教材、备教法是高效实施体育教学的基础。教材中融入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元素,对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与思政教育能力至关重要。翻阅基础教育阶段国家审定的各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教材,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在思想政治融入中做得较为深入。在政策的引导下,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下,相信各版本体育与健康教材在未来编撰或再次修订的过程中一定会更加完善,成为提高体育教师思政育人自觉的重要外部驱动力。

4. 2. 2  基本途径上体育教师要提升科学执教功力  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科学执教的功力显现在教师的体育专业知识储备、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和教学基本功等3 个方面。

体育专业知识储备量彰显一名体育教师的软实力。其内容虽然涉及范围十分广阔,但是还是可以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科课程开设中得到启示与准备。体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把体育专业知识分成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核心知识进行划分。大致涉及了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绘图、竞赛编排与管理等体育基本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目前随着体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在学历教育阶段接受了上述知识学习。但是步入教师岗位之后仍需重新复习与巩固,因为在经过实践再反思理论知识将会有更好的内化,从而在体育教学中游刃有余地展现一个体育教师深厚的体育理论素养。

运动技术技能水平体现一个体育教师的硬实力。从当前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学校场地设施的承载情况来讲主要涉及到田径、体操、三大球、三小球、武术、游泳及少部分的新兴体育等项目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在2000 年新课改时提出的是“一专多能”复合型体育教师,从狭义的理解上就是具备“一个运动专项突出,掌握多个运动项目技术技能”的能力。但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反复习练与长期坚持的结果,而一个体育老师不能掌握所有的运动项目,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及新一轮课标的精神,选项走班制教学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与必然趋势。学生会按照兴趣主动选择项目、选择教师,这就对体育教师的单个专项运动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体育教师的专项运动技能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运动动机与兴趣,尤其是在动作示范与师生间的运动技能互动中。在选项走班制的背景下,出现双向选择,这种直接的技能水平外在展现,学生将会对其进行内心或私下评价,用“脚”投票,未来学生的这种选择也将成为体育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组成。

教学基本功是体现一名体育教师步入职场的必备生存能力。教学基本功是多方面,在此仅仅从课前、课中和课后 3 个操作层面进行探究。课前主要是准备阶段,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等备课工作,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案等撰写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授课素材库建设是否饱满;课中就是授课工作,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练习法、口令队列等教学组织管理手段,板书及信息技术运用等来进行实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短短的一节课正是需要体育教师充足的体育技能基本功与充分的教学准备才能得以实现;课后主要进行总结,针对学生评价等工作,是对课程与学生奠定未来进步的重要工作。体育教学基本功正是以上述时间节点遵循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进行一一展现,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在这一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实施是依附于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而进行,教师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与教学基本功合力展现,如果不能打动学生,学生就不能配合,课程思政则无从谈起,因此科学执教是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程思政的基本途径。

4. 2. 3    创新方式上体育教师需提升艺术施教能力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艺术施教与科学执教是渐进的关系,艺术施教必须是在科学执教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没有遵循体育教学内在规律的科学化、结构化的科学执教,艺术施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前课程思政提出后,各种理念概念迭出,加上晦涩抽象的思政元素表达,使很多体育教师望文生畏,直接导致了在教学上体育知识技能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显性思政元素与隐性思政元素实际教学运用错乱的问题、体育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不够的状态、学生内化体育思政素养的效果不足等等的现象。这种现象与问题的出现可多数归结于体育教师艺术化施教能力不足而造成。

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一定具备着艺术施教能力,就是可以把课堂搞丰富,把思政融入搞出彩的一种隐性地艺术性驾驭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能够把握学生的主观情绪,把单调的思政说教与枯燥的反复技能习练,通过恰当的时机、方式与技巧进行巧妙地实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感。不过艺术施教是一种经验堆积的使然,不是刻意而为之的做作,不是科学化、结构化按部就班就可以实现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摸索、反思,以此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的掌控、驾驭、应变与实施能力。在全国体育与健康优质课比赛中,有一条针对参赛教师的规则是“具备 5 年一线教学工作经验”,这条规则的设立是全国各级体育教研员与学校体育专家在实践观察中总结提出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线教学时间太短的教师其艺术施教能力较弱,在全国平台上展现对于社会影响还是个人发展都不利,从中可窥见体育教师艺术施教能力提升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是当前新课标中提出“情景化教学”已然是对艺术施教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艺术施教是体育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更是在体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方式,促使体育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同步提升。


结束语



从体育课程思政的历史传承与当代要求中看到,体育课程思政是从德育中发展而来,不是开天辟地的体育课程新形态构建,是古今皆有的在历史传承中发展的育人内容。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本质与内涵丰富,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具有同理性、同向性和同行性的一致性关系,体育课程思政具有形象性、趣味性、感染性与实践性的本质特点。体育课程思政内涵从爱国奉献、团队协作,纪律约束、敬畏规则,顽强拼搏、不畏强敌,挫折教育、尊重他人,身心双修、健康渗透等5 个方面10 部分进行展现。实践上需要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一体化构建,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本质内涵,构建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模式,使立德树人与体育精神相互渗透、三全育人与体育教育是相递进、显性技能习得与隐形思政教育相统一、思政元素融入与科学艺术施教相配合的体育思政课程结构。基本途径上要不断积淀与巩固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教学中以扎实的运动技能基本功为根本,练就在竞技体育项目中的德育资源信手拈来,无缝融入。创新方式上在于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执教艺术,在遵循课堂纪律、课程要求及项目习得规律的前提下使课程活而不死、灵而不僵。关键环节上需要让全国近百万体育教师了解所处的变革环境与未来发展趋势,充分激发他们思政育人自觉的意识。从教学的安排中可以看到,体育实施课程思政并不困难,它不是冗繁复杂的理论说教。每位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运动项目规律,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即可达到现有的课程思政要求,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与反思,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将同步提升。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

作者|高晓峰(中国教科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



往期回顾






教科文摘 | 王学男等:“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多维视野和优化策略教科文摘 | 赵章靖:促进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全球教育创新倡议”的课程探索述评教科文摘 | 曹培杰:未来学校变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教科文摘 | 郭丹丹:教育不平等发生的中介机制和破解策略教科文摘 | 吴晓蓉、吴霓: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反贫困的体系与历史经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